中年的感受是扑面而来的羞耻感与愧疚之心,犹如《项塔兰》主角去到孟买贫民窟以后,亲眼目睹了生活物资匮乏,对贫富差距的天壤之别毫无概念的当地人以后,对自己产生了「贪得无厌」的内疚感,重新认识到「幸福」和「胆怯」到底是什么

人生的3个阶段
自私的少年:小时候我总觉得自己的愿望没有得到最大的满足,等到了中年回头去看的时候才意外地发现,少年居然是一个非常自我和自私的年纪,因为身边的人几乎都会谦让着我,尽管我的钱不多,但几乎可以100%只花给自己
不安的中年:等到了中年,最大的感受就是亏欠和不安,这时候我从原来只满足自己就行变成了要满足身边的人,我感受到由于我个人能力的限制,抑制了别人的愿望,让我产生强烈的亏欠感。周星驰的电影《长江七号》中有一个剧情,小迪想在商场买一个玩具,他老爸没钱买,故意揍了小迪一顿。想必周星驰小时候也有类似愿望不能得到即时满足的经历,我们会一直记着,直到我们自己变成中年人,才能理解到当时父亲的反应其实是一种破防
失控的老年: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老年人乱花钱,和《活着》中的富贵花高价买了一头快要死的老黄牛一样,在其它人看来是不划算 和乱花钱,但富贵孤身一人,既没有物欲也没有亲人,金钱对于他来说其实已经没有多大的作用了,他或许认为买一头和自己一样命不久矣的老牛是一种付出和帮助,可以解救它的命运,让对方感受到轻松和幸福,这种帮助让富贵有了实实在在的存在感和意义感